得中獨厚,七省通衢曾是我們的驕傲。這兩年,我市以兩改兩遷、棚戶區改造為契機,突出城市綜合體和物流園建設,不斷提升城市能級,重塑商家必爭之地的榮光。
2002年,山西人劉廣俊來到襄陽,在新華市場做起了服裝衣架生意,在他的記憶中,剛來的時候只有一個很小的門面。
商戶劉廣。“剛來的時間少,慢慢多了,客戶源也多了,最頂峰做到每年600、700萬元。”
這五年,襄陽經濟規模從一千億猛增到三千億,劉廣俊的鋪面也從20平方增加到500平方,但伴隨著城市的發展,老市場暴露出不少問題。
商戶劉廣。“顧客過來都說,你看買東西不方便,又貼單了,要你報銷。”
就在上個月,劉廣俊在政府的引導下,搬進了位于樊西新區的中豪襄陽國際商貿城,營業面積大了2倍不說,客戶也從襄陽周邊,發展到了河南境內。
商戶劉廣。“河南新野、鄧縣、十堰那邊客戶都要過來,這邊擴大了,我現在的品種有200多種,還要增加100多種。”
這五年,是我市市場體系建設發展最快的五年,5000平方以上的大型商業網點和城市綜合體不斷增多,城區人均商業面積從5年前的不足1平米,增長到了如今的1.5平米以上,成為除武漢外,省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最大的城市。
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科科長胡建新談到:“兩改兩遷的整體推進,加快了城市商圈建設的步伐,使城市的功能不斷優化,完善和提升。”
(來源:襄陽電視臺)